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漢傳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經典入門
All About Chinese Buddhist Texts: An Introduction to 30 Must Read Classics

作者:黃國清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05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平裝 / 15*21cm / 42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541

ISBN:9786267345290

定價:NT$490

會員價:NT$382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止觀雙修安般念──康僧會〈安般守意經序〉導讀

↑TOP
佛典漢譯迎黎明

佛經在中國的傳譯,有明確文獻記載者始於西元二世紀的東漢末年。當時翻譯的佛典主要有兩個系統,即安世高所傳的聲聞「禪數學」,及支婁迦讖所傳的大乘「般若學」。通常認為佛教初傳到一個地方,特別是在廣大民間傳播,可能只是教導一些偏信仰面的簡單教義或趣味故事,因為精深教理較適於具備高度興趣且富有閒暇的知識分子來修學。令人驚訝的是東漢時代的譯經,無論是安世高或支讖所傳,都是相當深奧的佛典,荷蘭佛教學者許理和(E. Zurcher)在一篇論文中,從翻譯用語與風格推斷這些經典的助譯者可能是稍識文墨的文吏書役、底層官僚和商人等階級。來自印度與西域的譯經大師所傳播者是他們專精的佛典,而非配合民眾學佛的需求。

所謂的「禪數學」,包含聲聞佛教的禪法與阿毘達磨(阿毘曇、論書)兩種內容,兩者之間有密切關聯,禪法是禪定的修習方法,論書是禪觀的教理基礎。為什麼稱為「數」?原來論書是一種經過系統編輯的典籍,其中一種有助記憶的編排模式是按數字的增加來匯聚法義。例如,漢譯《增壹阿含經》的一法有念佛、念法、念僧等;三法諸如三自歸(皈依)、三痛(受)、三不善根等;四法包括四諦、四意斷(精進)等。《增壹阿含經.序品》偈頌說:「通過這樣的方便以了知一法,二個(法相者)排在二法,三個(法相者)排在三法,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法,無不了知。從一法逐一增加到眾法,義理豐富,智慧廣博,不可窮盡。」

安世高深通經論,梁代僧祐所撰《出三藏記集.安世高傳》概括他的所學說:「廣博通曉經藏,尤其精於阿毘曇學,誦念禪經,完全通達其奧妙。」由他所漢譯的佛典,依《出三藏記集》卷二所集的安世高譯經共三十四部,計四十卷。《安般守意經》是安公所譯的一部講述「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數息觀)的佛典,現存經本是經文中夾著註文的形式,這些註解可能出於陳慧、康僧會(?─二八○)及道安之手。康僧會曾與陳慧一起註解《安般守意經》,他撰有〈安般守意經序〉(收於《大安般守意經》之初)說明一經要旨。

康僧會是生於中國的外國僑民,《出三藏記集.康僧會傳》說:「他的先祖是康居人,幾代居住在天竺。他的父親因為經商而遷移到交阯。十幾歲時,遭遇雙親亡故。他品行高卓,不久即出家,修行精進嚴格。」康僧會出生在交阯(今越南北部,當時屬中國版圖),先人世居印度,可能是他信仰佛教及通曉印度語言的主要原因。傳記中也提到他在十餘歲時父母已雙亡,這或許是他出家的觸動因緣。他的學識廣博,傳記說他:「為人高尚風雅,具有見識與度量,立志專一,愛好學問,精通佛教三藏,廣泛研讀各類典籍,天文圖讖多所涉獵,善於辯才,練達文章。」當時的交阯在中國版圖內,是中、印二大文化的交匯處,他同時通曉印度佛學與中國學術,又具有辯才並善於文章,這是他成為佛典翻譯家與註釋家的重要根柢。

康僧會在漢獻帝末年避戰亂南下,於赤烏十年(二四七)來到吳都建業。他建築茅蓬,安置佛像,實踐佛道,孫權非常讚賞他,為他起造建初寺。康僧會的譯經活動相當有限,《出三藏記集》卷二僅提到兩部,史家湯用彤以一句話評論其貢獻:「(康僧)會生於中國,深悉華文,其地位重要在撰述,而不在翻譯。」許理和總結其所傳的佛法說:「康僧會的佛法是強調禪法的安世高、安玄及嚴佛調等之北方學派的延續。」他曾向南陽韓林、穎川皮業與會稽陳慧請問《安般守意經》的意旨,又協助陳慧註解此經,並寫下〈安般守意經序〉。

安般禪法修止觀

「安那般那念」(anapana-smrti),意謂專注觀想入息與出息,是印度佛教非常基礎且重要的禪法。這種禪法以呼吸作為觀修對象,攝集心念而達到禪定,所以漢譯為「安般守意」。「守意」似借自道教「守一」的靜心術語。安那般那念的核心是「六行」(漢傳佛教又稱「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依照康僧會的解釋內容,前三項為定學,後三項有轉向慧觀的意涵。《安般守意經》的經文與註解對六妙門的解說稍嫌煩瑣,不容易掌握重點,康僧會的〈安般守意經序〉揭示其要義,也包含他個人的特殊理解。

安那般那念從「數息」入手。人心妄想紛飛,一彈指間心已動念九百六十次,一日一夜起了十三億個念頭,必須修習禪定,以建立智慧觀修所依的心理安定狀態。序文說明:「進行禪修,專注於出入呼吸,從一數到十,十個數字連續不誤,將心安住其上。」如此了了分明地數著,使心念達到高度集中。這個階段的修習成果是:「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靜而無其他念頭,如同死去一般,稱此為一禪。」《安般守意經》中並未明確將「數」與「一禪」相配,而有將「隨」與「二禪」相配之說:「由數息以相隨於第二禪,為什麼呢?因為不依靠思慮,為相隨於第二禪。數息狀態仍不專注集中,隨念於息才是專注集中。」數息時尚須用到思慮(覺、觀/尋、伺),隨息階段已不依靠思慮,所以視隨息為進入二禪。依早期佛教經典,初禪仍有覺(粗的思慮)、觀(細的思慮)活動,二禪則捨離覺、觀。

由「數息」進入「隨息」的修習原理,康僧會在序文說:「已獲得數息的安定,將心轉向隨息,捨除八個心念,只存二個心念。心安定在隨息,是由數息而來。」此時不再從一數到十,只專注於入息和出息兩種意念。此階段的成果是:「染汙念頭止息,心逐漸清淨,稱此為二禪。」由於定力抑制了染汙心念的活動,心靈又比數息時清淨許多,而進入第二禪。

第三個階段是「止」,專注力已可完全集中鼻端:「又除去一個心念,專注在鼻端,稱此為『止』。」此時只剩鼻端一個觀照所緣對象,內心極為澄淨,各種染汙念頭不復現起:「獲得止的修行,三毒(貪、瞋、癡)、四趣(地獄、畜生、餓鬼、修羅)、五陰(指五蓋: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六冥(與六度相反之慳貪、破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癡)各種染汙心念止滅。內心非常澄明,超過明月寶珠。」到了這個階段,可進入第三禪。

康僧會認為禪修的一個重要目的,在於止滅染汙的心念,他運用聲訓方法(透過音同或音近的漢字做詞義訓解)解釋「禪」的意義說:「禪,棄;棄除十三億染汙心念的意思。」「禪」與「棄」發音相近,借用「棄」的詞義來解釋「禪」。十三億個念頭是人類一日一夜所起的念頭總數,凡人無時無刻不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接觸色、聲、香、味、細滑(觸)、邪念(法)六種對象,心思向外馳散,遮蔽了清明的觀照能力,好比明鏡陷於汙泥之中,所以必須修止:「如果自己身處安靜森林,內心思惟寂定,心思沒有邪欲,專心傾聽,大量經典文句能憶念不忘,這是以內心清淨為其因由。」修到「止」的階段,開發強大的憶念能力,得以專注聽聞經典,即刻明記不忘。

有了清明的觀照力,進一步由「止」的修習轉向「觀」的修習。第四個階段的「觀」先從自身不淨觀起:「觀照自己的身體,從頭到腳,反覆仔細觀察,身體充滿汙穢不淨,毛髮森然豎立,又見到膿涕等體液。」這是早期佛教「四念處」的「身念處」觀修方法,以這樣的透視性覺照力來觀察自身,見到肉身事實上充滿著種種不淨的器官與體液,藉此放下對色身的珍愛與執取。進而將此種觀想推類到一切現象:「於此完整照見天地人物,由盛而衰,存在的事物沒有不趨向衰亡的。信受佛教三寶,一切黑暗變得光明,稱此為四禪。」了知天地人物生滅無常,必然趨向衰亡,從而對佛、法、僧三寶生起清淨信心,慧觀力量增進,進入第四禪。原本定學是作為慧學的輔助,有定力不一定修慧,康僧會將定與慧的修習予以緊密結合。

經過「觀」的階段,其次是「還」的修學。「還」在漢語有罷歇、止息的意思,也就是經過不淨觀的修習以後,將內心轉到更深一層的五蘊觀照上,以消除執取,康僧會解釋:「收攝心念,棄除執取意念,五蘊都捨滅,稱此為還。」凡夫有情的五蘊稱為「五取蘊」,即由煩惱所引生的身心個體,對其產生我執與我所執。藉由對五蘊的如實觀照,以捨離執取心念。最後一個階段是「淨」,指心中貪染已完全止息,康僧會說:「染汙欲念寂靜,內心達到無想,稱此為淨。」這是數息禪法的完成階段,可再依此深層禪定體驗以深入智慧觀照。

精心詮解明佛說

六妙門修習的完成,是否已得阿羅漢的境地?《安般守意經》並無此意,傳為陳慧所撰的《陰持入經註》則說:「還、淨相應於第四禪。」然而,康僧會已將第四禪與「觀」的過程相配,之後尚有「還」、「淨」兩個階段。在與《安般守意經》的法義有所關涉的《中阿含.念處經》,佛陀教導經由數息觀而進入四念處觀,可得二果、三果,甚至通到阿羅漢果。其中「法念處」如實觀察的內容是六根接觸六塵引生煩惱、五蓋、七覺支等。六妙門的修持進程與此類似,或許就是在表達數息觀與四念處觀的修習內容與體驗,而證得果位必須發起智慧,康僧會的定慧相合解讀並非全然無據。

再舉唐代玄奘所譯《地藏十輪經.十輪品》的一段經文作為參照:「應當知道這裡『數』能產生二種功用:(一)能為依止,制伏尋伺思慮;(二)能攝取入出息相。『隨』能產生二種功用:(一)依止出離,捨除尋伺思慮;(二)更好地攝取入出息相。『止』能產生二種功用:(一)能現起入出息的止息;(二)能安住於高勝的三摩地。『觀』能產生二種功用:(一)能現起入出息的滅盡;(二)能安住於心與心法各別觀察。『轉』(還)能產生二種功用:(一)能方便地捨除五取蘊;(二)能方便地進入聖者境地。『淨』能產生二種功用:(一)能捨除煩惱;(二)能清淨知見。」與康僧會的解說高度相合。「伏諸尋伺」相當初禪的「有尋有伺」;「捨諸尋伺」相當二禪的「無尋無伺」;「止」的作用是安住在定(三摩地);「轉」就是「還」,作用之一在捨離對「五取蘊」的執取;「淨」的作用在捨離煩惱(結),使知見清淨。如此,六妙門絕非僅限於禪定的範圍,更融入慧觀的層次。